中医养生为什么强调不治已病 ,治未病?

 2017-10-02

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”、“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”……起源于《黄帝内经》的中医学重要思想“治未病”,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治疗疾病要从预防入手,其实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我们一种观念,告诉我们一种思想,就是要居安思危,要未雨绸缪,要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为,从而使我们生命健康和长寿。

历代医家都有非常重视“治未病”。我们都知道,扁鹊是春秋时期的神医,但一般不知道扁鹊兄弟三个的医术都挺高明。
有一次,魏文王就问扁鹊:“你们家兄弟三人,谁的医术最高明?”
扁鹊回答说:“大哥最好,二哥次之,我最差。”
魏文王不解,就问:“那为什么你的你的名气最大?”
扁鹊就解释说:“我大哥治病,是治于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,一般人不知道他能铲除病根,他的名气也就无法传出去。我二哥治病,是治病于初起之时,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些小病,所以他的名气只能传于乡里。而我治病,是在病人病情严重之时,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,名气因此传遍全国。”
名医扁鹊进见蔡桓公,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。
扁鹊说:“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,不医治恐怕会加重。”
蔡桓公说:“我没有病。”扁鹊离开后,蔡桓公说:“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。”
过了十天,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,说:“您的病在肌肉里,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。”蔡桓公不理睬。扁鹊离开后,蔡桓公又不高兴。
又过了十天,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,说:“您的病在肠胃里了,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。”蔡桓公又没有理睬。扁鹊离开后,蔡桓公又不高兴。
又过了十天,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,掉头就跑。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。
扁鹊说:“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,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;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,用针灸可以治好;病在肠胃里,用火剂汤可以治好;病在骨髓里,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,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。现在病在骨髓里面,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。”
过了五天,蔡桓公身体疼痛,派人寻找扁鹊,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。蔡桓公于是病死了。

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,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“未病”、“欲病”、“已病”三个层次,“上医医未病之病,中医医欲病之病,下医医已病之病”。他反复告诫人们要“消未起之患,治病之疾,医之于无事之前”。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,所著《千金要方》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,很有实用价值。

现如今,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。什么是亚健康?这是现代医学的发明,所谓实证科学的产物。就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个中间态。这种状态,中医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当事人的病因和病机。

有许多人对亚健康并不在意,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,没有疾病的身体就是健康的身体。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,每一个疾病都有一个潜伏期,正是这个潜伏期蒙蔽了许多人的眼睛,完全地依赖现在医学的临床检测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与否,最终只能让许多疾病往往没能及时地得到治疗。